朐字的基本解释朐qú屈曲的干肉。远。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。古地名。姓。朐xù古同“昫”,温暖。朐chǔn蚯蚓。亦称“曲蟮”。

朐字的汉语字典释义[①][qú][《廣韻》其俱切,平虞,羣。]亦作“胊1”。(1)屈曲的肉脯。(2)通“軥”。车轭两边叉马颈的曲木。(3)远。(4)量词。犹挺。用于条状的干肉等。(5)姓。汉有胊邴。见汉桓宽《盐铁论·禁耕》。[②][xū][《集韻》匈于切,平虞,曉。]亦作“胊2”。见“胊2衍”。[③][chǔn][《廣韻》尺尹切,上準,昌。]亦作“胊3”。见“胊3”。[④][chǔn]亦作“胊4”。

朐字的康熙字典解释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朐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505第10【字彙】其俱切,音衢。車軛也。从月,與从肉者不同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繇朐汰輈。【註】朐,車軛。【釋文】朐,其俱反。本又作軥。

朐字的源字形字源演变:小篆楷体字形对比: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韩国旧字形朐字的起名意思暂无。